記得三年前頭一次走進整形醫(yī)院時,我就像個好奇寶寶一樣東張西望。
當時完全被網紅同款小翹鼻迷住了雙眼,二話不說就選了較貴的材料。
結果術后一個月就發(fā)現鼻尖發(fā)紅,六個月后居然開始透光!
現在想想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,完全沒考慮過自身鼻部基礎條件。

血淚教訓:不要盲目跟風網紅款,適合自己的才是較好的
第二次修復:選錯醫(yī)生要人命
頭一次失敗后,我火急火燎找了家號稱"修復圣手"的診所。結果這位"圣手"把我的鼻子做得像匹諾曹一樣又尖又長,較要命的是術后呼吸都困難!
每天睡覺都要張著嘴,閨蜜說我打呼的聲音比她家哈士奇還響。這次經歷讓我明白,醫(yī)生的審美和技術同樣重要。
重要心得:修復手術更要慎重選擇醫(yī)生,實例對比不能少

第三次涅槃:終于遇到真命院長
前兩次的慘痛經歷讓我學乖了,這次做了足足三個月的功課。
然后鎖定了首爾某醫(yī)院的樸院長,他專攻功能性鼻整形,實例都是自然掛的。
面診時他拿著我的CT片講解了兩個小時,連鼻中隔偏曲這種細節(jié)都考慮到了。
手術方案完全根據我的面部比例定制,還特意保留了輕微的駝峰增加個人特色。

驚喜發(fā)現:真正的好醫(yī)生會兼顧美觀與功能
術后結果:這次真的值了
現在術后八個月,鼻子弧度自然得像媽生款,同事們都沒發(fā)現我do過。
較神奇的是多年的過敏性鼻炎居然好轉了!原來樸院長在矯正鼻中隔時,順便幫我改善了鼻腔結構。
化妝時再也不需要拼命打鼻影,素顏都敢直接出門約會了。
理想建議:多對比醫(yī)生實例,功能性改善比單純變漂亮更重要

給整友們的忠告
以我三次動刀的經驗來看,隆鼻真的不是越貴越好。要重點關注醫(yī)生的特色背景和真實實例,特別是修復實例。
面診時一定要問清楚材料特性、術后護理這些細節(jié)。
記住我們do鼻子不僅要變漂亮,更要能自由呼吸?。‖F在每次照鏡子都忍不住偷笑,這波修復戰(zhàn)總算沒白打~
暖心提示:術后保持好心態(tài),改善期要耐心等待較終結果
評價(已有{{comments_num}}人點評)